杨德将:匠心独运

      |      2023-12-20 03:22:05

  杨德将:匠心独运“‘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敢拼、实干、脑筋活,一定能拼出名堂来。”这是杨德将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杨德将的成长之路成了无数学子向往的未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要在乎出身、学历、地位,这些都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更不能成为一个人不努力的借口。”杨德将说。

  在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码头,完成远洋作业归来的海工重器稳稳矗立,一边是黄色的“蓝鲸2号”半潜式钻井平台、红色的极地恶劣海域钻井平台……另一边,中集来福士自主研发设计的3060风电安装船上,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试航前的调试工作。

  产自这里的大国重器,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主任技师杨德将几乎都参与建造,看着它们,杨德将眼里闪着光芒:“能为祖国争得荣誉,我很骄傲,也很自豪,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儿。”

  杨德将出生在烟台市莱山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考入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毕业后,他来到中集来福士工作,从一名普通的管路安装工人做起,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逐步成长为公司的业务骨干。

  在杨德将看来,一个人可以没有学历,但不能没有学习的能力。尤其是作为一线工人,要善于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发现问题,要对自己狠一点,哪怕再小的问题,也要想法解决。“夏天,冒着高温跑电焊、清理管道,汗一次次打湿衣服;冬天,冷风呼啸,有时候找块纸板垫在甲板的冰面上,一干就是一上午,水花溅到头盔上很快结成了冰碴子,手有时候冻得僵硬,夹在腋窝里暖暖接着干。”杨德将平静地讲述着那段难忘的日子。从学徒工做起,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吃了不知道多少苦。

  “年少的我暗自发誓,如果有一天我自己干,一定要干得比他们好亿博体育。”杨德将说,在跟老师傅们学习的同时,自己也研究琢磨起各种技术,干活爱跟自己较劲。努力就有收获,2008年,他被任命为管路安装班班长,从此这个“拼命三郎”工作起来就更拼了。

  2009年,即将交付荷兰的Jebsens项目大货舱汽笛管线抢进度。杨德将临危受命,带领班组成员奔赴一线个小时不下船,硬是将原本需要20多天才能完成的700米管路预制及预处理工程缩短至7天,这一纪录在中集来福士至今无人超越。

  在这一平台的建造过程中,杨德将潜心创改发明了“管路对口器”,解决了困扰管路对接的难题。“以前,两根重达几百斤的管路要对接在一起,需要4到6个人一起完成,不仅耗时耗力,还不安全,但把这个管路对口器安装上去后,只需2个人便可以轻松实现管路对接。”杨德将自豪地说。此后,这一工装被广泛应用到COSL1#-4#项目、GM4-D系列3个项目、“蓝鲸1号”和“蓝鲸2号”等项目中。

  2017年,杨德将所在班组接到了H194自升平台调试工作,拔桩作业因缺少泥浆泵辅助系统无法作业,严重影响其它项目下水进度。了解情况后亿博体育,杨德将带领班组研究解决方案,利用自制工装——高压射流+空压机将海底桩靴淤泥吹开,整个工装设计共花费1000元,用时一天一夜就解决了困扰国外专家的难题,而这也成为最令杨德将和班组成员自豪的事情。

  采访中,“技术痴”是工友们对杨德将的一致评价。而在工友吕磊看来,杨德将最令他感动的是倾囊相授技术。“杨工会的技术,都手把手教给我们。”吕磊说,在没有真正师徒关系的班组里,作为资历最老的员工,杨德将不藏不掖,带出了众多能手。

  “蓝鲸1号”从建造、交付到成功开采可燃冰再到例行返港维保,杨德将全程参与,“哪根管道有问题,哪里曾重复焊接过,我都门儿清。”每次看到基地里回来维修保养的“蓝鲸1号”,杨德将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

  时间回到8年前,中集来福士承建了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蓝鲸1号”自重43725吨,长117米,高118米,这个海上巨无霸的核心就是钻井设备,其中水泥固井装置是“蓝鲸1号”钻井开采的重要安全保障。整个平台仅管路就有40000多根,这些错综复杂的液压管线像人体血管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要钻全世界最深的井,除了钻杆要更长,接管要省时,动力至关重要。2016年,“蓝鲸1号”压井管线系统开始安装,但超高压压力试验技术团队无法突破技术瓶颈,项目组找到了杨德将。

  “做好这一项目需要克服30000PSI的管路压力,30000PSI是什么概念?”杨德将举了一个例子,冬天用暖之前需要打压,这个压力是4.5kg,5kg的压力就会对人造成伤害,30000PSI相当于466.6倍的暖气压力,并需要将这30000PSI的压力输送到15240米的深海中,难度可想而知。

  杨德将当场提出23条整改意见,被技术中心鉴定后全部接纳。“杨德将能提出意见,他能解决问题吗?”面对外国船东的质疑和蔑视,杨德将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起压、稳压、保压、泄压,试验、调整、完善、突破……为了完成任务,杨德将拼了。在冬天刺骨的海风里,他记不清有多少次和同事在露天的井架上,一干就是一整天。“兄弟们干活都这么拼,哪怕再难再艰苦,也没有干不好的。”杨德将说。

  最终,定格在“210Mpa”海工界的压力纪录诞生了。而困难也远远不止于此,管路焊接误差必须控制在±0.1mm的精细要求同样给杨德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就是份精细活,以前我们做不到,但现在完全没问题,甚至做的比外国人更好。”杨德将骄傲地说。

  在“蓝鲸1号”设计师王耀华的眼中,杨德将是一个有求必应的人,哪怕不是他专业领域的事,他也能冲上去。“什么难事经他一琢磨,就不难了,而且他有丰富的专业积累和不服输的拼劲儿、钻劲儿、韧劲儿,这些都是他敢冲上去的底气。”王耀华说。

  “每一次攻坚克难,都是收获人生价值的幸福时刻。”提及成长之路,43岁的杨德将说。杨德将坦言,工作20多年来,支撑他执着坚守的,还有他自己总结的一套“五心工作法”。“首先是信心,要相信能够干好这份工作,其次要有不好干也要干好的恒心,然后要有狠心、平常心和感恩之心,对自己要狠,对困难和荣誉要有平常心,对兄弟和公司要有感恩之心。”杨德将说。

  杨德将把小事做到了极致,把创新创效当成了习惯,多年来,经他打造、改进、改装的工具设备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不仅大大缩短了项目工时,更创造了巨额的经济效益。如今,杨德将又参与了中集来福士新一代高端海上渔场设备的研发及现场工艺改良课题,成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基层实践者。

  2015年H270项目大会,杨德将负责BOP系统超高压22500PSI磅压试验。由于磅压压力值高只能晚上作业,杨德将必须下午4点上班,早上4点下班。“下午上班时,孩子还没放学,早上孩子没起,我就睡下了。连着好长时间见不到孩子,想她了就早上悄悄打开卧室门看两眼。”杨德将回忆。

  从平台建造到维护保养,从散货船项目、COSL系列项目到“蓝鲸1号”“蓝鲸2号”项目再到“仙境烟台”项目,在这些大国重器的迭代中,杨德将从未缺席,却没有见证女儿的成长。“这是我心中的遗憾,好在妻子特别理解和支持我,女儿慢慢长大了也知道我在从事着一项令人骄傲的事业,以我为荣。”杨德将说。

  据杨德将回忆,几年前,中集来福士承建一座号称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设计最为复杂的自卸式散货船,他主动请缨,带领团队负责全船液压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工作。杨德将带领班组成员昼夜奋战,半年没休过一个整天。在项目关键时刻,他得知母亲生重病住院了,赶到医院,电话却一直不停,父亲看他左右为难,劝他回到工作岗位。含泪离开医院的杨德将,回到工作岗位。最终,项目整个液压系统历时6个月完美收官,创造了当时业界纪录,杨德将也因此收获了“铁人”的美誉。

  一个人收获了别人没有的,背后就一定付出了别人没有付出的代价。对于杨德将来说,从当年的技工学徒一路成长为今天的大工匠,付出的是亲情:没有守护生病的父母,整个家都甩给了妻子,而这些付出,只为一份热爱的职业,竭其心智、穷其工力。

  而杨德将的成长之路也成为无数学子向往的未来。闲暇之余,杨德将会回母校给学弟学妹们授课,用自己的经历向他们传递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执着坚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向他们讲述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新未来。

  杨德将还会经常分享一些小故事。“有一次为了赶工期,班组成员7天6夜基本没休息,出舱的那一刻,眼睛被阳光刺得睁不开,直掉眼泪,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们用实际行动拼出来一个响当当的安装一班的名号。”杨德将自豪地说。

  眼下,杨德将主动肩负起匠心育人成就工匠的时代使命,加入由烟台市总工会组成的“劳模工匠宣讲团”,走进大学校园,向学子们宣讲和传递劳模工匠的精神内核。同时深入厂矿企业、车间班组,宣传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影响和带动更多的职工共同成长进步。

  让工匠身边再出工匠、劳模身边再出劳模,杨德将还开启“导师模式”,设立劳模工作室、劳模工匠班,承担起培养更多校园小工匠的社会责任。他已记不清到底带了多少学员,但只要有人真心前来求教,他必定毫无保留。

  “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虽然总会有烈日暴晒、风吹雨打,总会面对刺骨寒风,但我们曾经付出过,终会被认可。”杨德将深情地说,他所理解的工匠精神是,首先要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无限热爱,同时需要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益求精、创新和百分之百的专注。

  在杨德将看来,创新是工匠精神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创新理念,体现在通过孜孜不倦的创新来提升产品的品质。“工匠精神并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实现创新。”杨德将补充道。

  “我们公司总裁王建中经常说‘设定一个很高的目标,哪怕像梦一样也不说不行’,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们对标全球高端制造目标,争做世界同行业的领跑者。曾经通过自主创新,中集来福士不再需要看外国专家脸色,一线工人也挺直了腰板有尊严地工作。如今,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我们还将持续不断地创新创造,让中国制造引领世界。”杨德将说。

  正是凭借着对工匠精神的极致追求,杨德将用自己的拼搏、钻研和奉献诠释着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新价值。如今,中集来福士正在从传统的石业向高端渔场设备等多元化发展努力转型,杨德将作为管路方面的专家参与了众多新技术的研发工作,不断地突破自我,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敢拼、实干、脑筋活,一定能拼出名堂来。”这是杨德将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杨德将的成长之路成了无数学子向往的未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要在乎出身、学历、地位,这些都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更不能成为一个人不努力的借口。”杨德将说。

  在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码头,完成远洋作业归来的海工重器稳稳矗立,一边是黄色的“蓝鲸2号”半潜式钻井平台、红色的极地恶劣海域钻井平台……另一边,中集来福士自主研发设计的3060风电安装船上,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试航前的调试工作。

  产自这里的大国重器,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主任技师杨德将几乎都参与建造,看着它们,杨德将眼里闪着光芒:“能为祖国争得荣誉,我很骄傲,也很自豪,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儿。”

  杨德将出生在烟台市莱山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考入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毕业后,他来到中集来福士工作,从一名普通的管路安装工人做起,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逐步成长为公司的业务骨干。

  在杨德将看来,一个人可以没有学历,但不能没有学习的能力。尤其是作为一线工人,要善于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发现问题,要对自己狠一点,哪怕再小的问题,也要想法解决。“夏天,冒着高温跑电焊、清理管道,汗一次次打湿衣服;冬天,冷风呼啸,有时候找块纸板垫在甲板的冰面上,一干就是一上午,水花溅到头盔上很快结成了冰碴子,手有时候冻得僵硬,夹在腋窝里暖暖接着干。”杨德将平静地讲述着那段难忘的日子。从学徒工做起,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吃了不知道多少苦。

  “年少的我暗自发誓,如果有一天我自己干,一定要干得比他们好。”杨德将说,在跟老师傅们学习的同时,自己也研究琢磨起各种技术,干活爱跟自己较劲。努力就有收获,2008年,他被任命为管路安装班班长,从此这个“拼命三郎”工作起来就更拼了。

  2009年,即将交付荷兰的Jebsens项目大货舱汽笛管线抢进度。杨德将临危受命,带领班组成员奔赴一线个小时不下船,硬是将原本需要20多天才能完成的700米管路预制及预处理工程缩短至7天,这一纪录在中集来福士至今无人超越。

  在这一平台的建造过程中,杨德将潜心创改发明了“管路对口器”,解决了困扰管路对接的难题。“以前,两根重达几百斤的管路要对接在一起,需要4到6个人一起完成,不仅耗时耗力,还不安全,但把这个管路对口器安装上去后,只需2个人便可以轻松实现管路对接。”杨德将自豪地说。此后,这一工装被广泛应用到COSL1#-4#项目、GM4-D系列3个项目、“蓝鲸1号”和“蓝鲸2号”等项目中。

  2017年,杨德将所在班组接到了H194自升平台调试工作,拔桩作业因缺少泥浆泵辅助系统无法作业,严重影响其它项目下水进度。了解情况后,杨德将带领班组研究解决方案,利用自制工装——高压射流+空压机将海底桩靴淤泥吹开,整个工装设计共花费1000元,用时一天一夜就解决了困扰国外专家的难题,而这也成为最令杨德将和班组成员自豪的事情。

  采访中,“技术痴”是工友们对杨德将的一致评价。而在工友吕磊看来,杨德将最令他感动的是倾囊相授技术。“杨工会的技术,都手把手教给我们。”吕磊说,在没有真正师徒关系的班组里,作为资历最老的员工,杨德将不藏不掖,带出了众多能手。

  “蓝鲸1号”从建造、交付到成功开采可燃冰再到例行返港维保,杨德将全程参与,“哪根管道有问题,哪里曾重复焊接过,我都门儿清。”每次看到基地里回来维修保养的“蓝鲸1号”,杨德将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

  时间回到8年前,中集来福士承建了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蓝鲸1号”自重43725吨,长117米,高118米,这个海上巨无霸的核心就是钻井设备,其中水泥固井装置是“蓝鲸1号”钻井开采的重要安全保障。整个平台仅管路就有40000多根,这些错综复杂的液压管线像人体血管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要钻全世界最深的井,除了钻杆要更长,接管要省时,动力至关重要。2016年,“蓝鲸1号”压井管线系统开始安装,但超高压压力试验技术团队无法突破技术瓶颈,项目组找到了杨德将。

  “做好这一项目需要克服30000PSI的管路压力,30000PSI是什么概念?”杨德将举了一个例子,冬天用暖之前需要打压,这个压力是4.5kg,5kg的压力就会对人造成伤害,30000PSI相当于466.6倍的暖气压力,并需要将这30000PSI的压力输送到15240米的深海中,难度可想而知。

  杨德将当场提出23条整改意见,被技术中心鉴定后全部接纳。“杨德将能提出意见,他能解决问题吗?”面对外国船东的质疑和蔑视,杨德将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起压、稳压、保压、泄压,试验、调整、完善、突破……为了完成任务,杨德将拼了。在冬天刺骨的海风里,他记不清有多少次和同事在露天的井架上,一干就是一整天。“兄弟们干活都这么拼,哪怕再难再艰苦,也没有干不好的亿博体育。”杨德将说。

  最终,定格在“210Mpa”海工界的压力纪录诞生了。而困难也远远不止于此,管路焊接误差必须控制在±0.1mm的精细要求同样给杨德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就是份精细活,以前我们做不到,但现在完全没问题,甚至做的比外国人更好。”杨德将骄傲地说。

  在“蓝鲸1号”设计师王耀华的眼中,杨德将是一个有求必应的人,哪怕不是他专业领域的事,他也能冲上去。“什么难事经他一琢磨,就不难了,而且他有丰富的专业积累和不服输的拼劲儿、钻劲儿、韧劲儿,这些都是他敢冲上去的底气。”王耀华说。

  “每一次攻坚克难,都是收获人生价值的幸福时刻。”提及成长之路,43岁的杨德将说。杨德将坦言,工作20多年来,支撑他执着坚守的,还有他自己总结的一套“五心工作法”。“首先是信心,要相信能够干好这份工作,其次要有不好干也要干好的恒心,然后要有狠心、平常心和感恩之心,对自己要狠,对困难和荣誉要有平常心,对兄弟和公司要有感恩之心。”杨德将说。

  杨德将把小事做到了极致,把创新创效当成了习惯,多年来,经他打造、改进、改装的工具设备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不仅大大缩短了项目工时,更创造了巨额的经济效益。如今,杨德将又参与了中集来福士新一代高端海上渔场设备的研发及现场工艺改良课题,成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基层实践者。

  2015年H270项目大会,杨德将负责BOP系统超高压22500PSI磅压试验。由于磅压压力值高只能晚上作业,杨德将必须下午4点上班,早上4点下班。“下午上班时,孩子还没放学,早上孩子没起,我就睡下了。连着好长时间见不到孩子,想她了就早上悄悄打开卧室门看两眼。”杨德将回忆。

  从平台建造到维护保养,从散货船项目、COSL系列项目到“蓝鲸1号”“蓝鲸2号”项目再到“仙境烟台”项目,在这些大国重器的迭代中,杨德将从未缺席,却没有见证女儿的成长。“这是我心中的遗憾,好在妻子特别理解和支持我,女儿慢慢长大了也知道我在从事着一项令人骄傲的事业,以我为荣。”杨德将说。

  据杨德将回忆,几年前,中集来福士承建一座号称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设计最为复杂的自卸式散货船,他主动请缨,带领团队负责全船液压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工作。杨德将带领班组成员昼夜奋战,半年没休过一个整天。在项目关键时刻,他得知母亲生重病住院了,赶到医院,电话却一直不停,父亲看他左右为难,劝他回到工作岗位。含泪离开医院的杨德将,回到工作岗位。最终,项目整个液压系统历时6个月完美收官,创造了当时业界纪录,杨德将也因此收获了“铁人”的美誉。

  一个人收获了别人没有的,背后就一定付出了别人没有付出的代价。对于杨德将来说,从当年的技工学徒一路成长为今天的大工匠,付出的是亲情:没有守护生病的父母,整个家都甩给了妻子,而这些付出,只为一份热爱的职业,竭其心智、穷其工力。

  而杨德将的成长之路也成为无数学子向往的未来。闲暇之余,杨德将会回母校给学弟学妹们授课,用自己的经历向他们传递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执着坚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向他们讲述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新未来。

  杨德将还会经常分享一些小故事。“有一次为了赶工期,班组成员7天6夜基本没休息,出舱的那一刻,眼睛被阳光刺得睁不开,直掉眼泪,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们用实际行动拼出来一个响当当的安装一班的名号。”杨德将自豪地说。

  眼下,杨德将主动肩负起匠心育人成就工匠的时代使命,加入由烟台市总工会组成的“劳模工匠宣讲团”,走进大学校园,向学子们宣讲和传递劳模工匠的精神内核。同时深入厂矿企业、车间班组,宣传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影响和带动更多的职工共同成长进步。

  让工匠身边再出工匠、劳模身边再出劳模,杨德将还开启“导师模式”,设立劳模工作室、劳模工匠班,承担起培养更多校园小工匠的社会责任。他已记不清到底带了多少学员,但只要有人真心前来求教,他必定毫无保留。

  “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虽然总会有烈日暴晒、风吹雨打,总会面对刺骨寒风,但我们曾经付出过,终会被认可。”杨德将深情地说,他所理解的工匠精神是,首先要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无限热爱,同时需要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益求精、创新和百分之百的专注。

  在杨德将看来,创新是工匠精神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创新理念,体现在通过孜孜不倦的创新来提升产品的品质。“工匠精神并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实现创新。”杨德将补充道。

  “我们公司总裁王建中经常说‘设定一个很高的目标,哪怕像梦一样也不说不行’,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们对标全球高端制造目标,争做世界同行业的领跑者。曾经通过自主创新,中集来福士不再需要看外国专家脸色,一线工人也挺直了腰板有尊严地工作。如今,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我们还将持续不断地创新创造,让中国制造引领世界。”杨德将说。

  正是凭借着对工匠精神的极致追求,杨德将用自己的拼搏、钻研和奉献诠释着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新价值。如今,中集来福士正在从传统的石业向高端渔场设备等多元化发展努力转型,杨德将作为管路方面的专家参与了众多新技术的研发工作,不断地突破自我,实现着自己的价值。